作者介绍:
钱穆(1895-1990),字宾四,江苏无锡人。九岁入私塾,1912年辍学后自学,并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。1930年经顾颉刚推荐,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,后历任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西南联大、齐鲁大学,武汉大学、华西大学,四川大学、江南大学等学校教授。1949年去香港,创办新亚书院。1967年定居台湾。著有学术著作六十余种。
内容介绍:
第 一讲史学精神和史学方法
第 二讲中国历史上的政治
第 三讲中国历史上的经济
第 四讲中国历史上的国防
第 五讲中国历史上的教育
第 六讲中国历史上的地理与人物
第 七讲中国历史上的道德精神
附录
一中国文化与中国人
二从中西历史看盛衰兴亡
三中华民族历史精神
四晚明诸儒之学术及其精神
一、史学精神和史学方法
历史,是人生经验的总和,对于研究历史的人来说,这个命题本身可以分为三个部分:历史本身、历史材料、我们所需要的历史知识。历史研究者,必须学会先观察,后记录。
历史有它本身的延绵性和特殊性,从而将过去、现在和未来连接在一起,这样历史时间维度也让过去的历史事件能够指导今日的社会进程。若不知道当地的历史和文化,即便是能够通过语言文字等载体指导今天的一切,却很难明白这种局面形成的前因后果。故而,历史是不能在半中间切断来独立看的,这就是历史时间的重要意义。
民族、文化、历史,这三个名字实际上有着共同的实质,没有文化的民族则没有历史,没有历史的民族亦很难有文化。民族、文化、历史的生命可以“无限”的持久,源于它的两个特征:变化和持续。
中国历史有两三千年的连续进程,全世界并没有其他文化可比。可惜当时的中国人对本国的历史知之甚少,因为满族人的入侵以及抗战的毁灭,导致中国的史学精神被毁,新文化运动中打 倒孔家店、全盘西化的口号固然不可取,因为这些口号本身就是针对历史,若没有真实的历史,又何来这些口号?中国文化现在生病了,但不至于被遗忘,一时的健康情形,并不能说明这个文化长期的情况。
西方史学家由于自身国家历史的限 制,其历史视野必然有局限的地方。用他们的观点去诠释中国历史这一特殊案例,显然不太合适。中国的一切问题在自己的身上,解决也要在自己身上求解决。
二、中国历史上的地理和人物
中国文化从夏、商、周三代开始,就以黄河流域为发源地,自春秋时代起,文化经济以黄河上下游划分东西,上游西部之文化经济较差,下游东部较盛。
秦汉时期建都西部,然其周边地区的经济不足以维持一个中央政府的需要,需要从东方运送大批粮食,东汉建都洛阳,很多一个因素就是因为经济问题。自此以后洛阳和长安形成了古代中国两大中心。
三国时期开始,长江流域开始发展,但到了魏晋时期还是以黄河统御长江为核心。
东晋至南北朝,数个政权建都金陵,使得长江流域高速发展,直到隋唐时期才恢复长安、洛阳的两京格局。
安史之乱后,北方经济崩溃,南方经济成为国家支柱,北宋建都开封,经济上更显优势,但却失去了国防上的天然险阻。
元、明、清虽然建都北京,但主要经济仍在南方,通过漕运来维修国家机器的运行。明代时期,北粮只占全国五分之一,南粮占全国五分之四,苏、松、常三府。
中国古代经济的几个重点,有养蚕缂丝、陶瓷工业和农业几种,其中农业仰仗水利,这也是后期江苏太湖流域农业经济发达的原因。
中国古代之人才,大都出自北方,直到唐朝时期才有张九龄这一位出自珠江流域的宰相,以及来自福建的太学生。宋明两代文化较活跃在江西,到了明代下半期,江浙地区人才兴起。清代才有湖南、广东、广西和西南地区的任务登上政治舞台。
在钱穆先生看来,当时之人才往东南沿海流动,是一时的趋势,但要复兴中国指纹画,一定要回到西部地区,逆势而上,方能符合国家的立国精神。西北地区的人民,本质上没有任何弱点,不比东南地区人民素质差,而西南强大的地理优势和文化传统,也是中国所需要的。只发展沿海一带,显然过于狭隘和局促。
三、中国历史上的道德精神
近代西方精神主要有三类:个人自由主义精神、团体组织精神、宗教精神。
而依钱穆先生之见,中国文化精神应该被称为道德的精神,这是一种理想人格,影响着中国的各项制度。人生有三不朽:立德、立功、立言,其中以立德较高,而后次之。中国传统中有两个很重要的道德观念和理论,一是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,二是认为人只有在现实世界里不朽。人都是可以追求成为圣人,而这种精神又需要留在人类的现实世界中才能继续保存。
中国文化中的很多理论,实际上都来自于人类的天性。人类社会有两种相独立的行为,一是自动性的感,二是被动性的应。而人应当做一个主动的感的人,自强不息,不必太重视物质方面的一切。
百年前山东的武训和两百年前台湾的吴凤,都是出身低微,却因为自己的行为而被视为圣人的人,这些因为追求心中信念而不朽的人,身上所带有的,就是中国的道德精神。
河南永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